传统单组份微水泥的局限性在于:
预混合材料活性随时间衰减(开封后6个月强度下降30%)
施工适应性差(无法根据基层条件调整配方)
性能天花板低(各组分最佳配比难以兼顾)
泥之韵采用A+B双组份独立包装:
A组份:精制水泥基料+纳米矿物填料(保持干燥活性)
B组份:定制化树脂乳液+功能性添加剂(液态精准调控)
使用时现场混合,激活最佳性能状态。
强度倍增奇迹
单独测试:A组份抗压强度18MPa,B组份接近液态
混合后:抗压强度提升至35MPa(超过C30混凝土)
机理:树脂在水泥颗粒间形成"弹性桥接",既增强又增韧
耐久性突破
热胀冷缩适应性:-25℃~60℃循环测试无开裂
抗冲击性能:500g钢球1.2米坠落无凹痕
耐磨等级:AC4(商业重载空间标准)
环保性能提升
TVOC排放:混合后24小时降至0.01mg/m³以下
甲醛释放:未检出(检测限0.001mg/m³)
抗菌性能:抑菌率99.2%(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)
适配不同基层
混凝土基层:增加B组份比例(提升附着力)
木质基层:调整A组份配比(补偿收缩应力)
金属基层:特殊添加剂(防锈增强)
应对环境变化
高温环境:延缓固化时间(避免开裂)
高湿环境:加速反应进程(防止流挂)
低温施工:降低冰点(保证正常固化)
功能定制化
需要超高硬度:增加纳米氧化铝含量
要求弹性抗裂:提升橡胶微粒比例
特殊色彩需求:精准调色不影响性能
实验室数据
粘结强度:2.8MPa(是国标要求的3倍)
抗折强度:8.5MPa(传统材料2倍以上)
耐磨转数:11000转(0.08g磨耗量)
施工质量提升
材料新鲜度:现场混合确保最佳活性
适配精准度:根据基层条件定制配比
性能可控性:关键指标可现场调整
长期使用保障
寿命延长:预计使用年限15年以上
维护简便:局部破损可精准修复
价值保值:性能持久保持如一
成本优化
材料利用率:100%(按需调配避免浪费)
综合成本:较传统方案降低30%
价值回报:使用寿命提升50%
双组份不是简单的包装形式改变,而是材料应用理念的革命。它将静态的材料配方升级为动态的性能调控系统,让微水泥从标准化产品进化为智能化的解决方案,真正实现了"量体裁衣"式的精准施工。
产品百科